跳至主要内容

涉江采芙蓉

【漢】佚名《古詩十九首》

題引

《古詩十九首》是十九首五言詩的合稱,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編入《昭明文選》而成。《古詩十九首》每首皆無題目,後人以各詩首句為題,一般認為是東漢末年的作品,作者不只一人。

由於這些詩歌風格相近,皆為抒情之作,且篇幅整齊,具有獨特的藝術性,因此便以「古詩」之泛稱來加以統括。〈涉江採芙蓉〉是其中的第六首。

📖 正文

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。

采之欲誰?所思在遠道。

還顧望舊鄉,長路漫浩浩

同心而離居,憂傷以終老!

📝 語譯

渡過江水去採摘荷花,長着蘭草的水邊,還生長着很多香草。採摘得的荷花,要送贈給誰呢?就是身在遠方,我所思念的人。

回頭望向故鄉所在的方向,長路遙遠無際。我和妻子情投意合,卻分隔兩地,我只能在思念和憂傷中老去!

📜 字詞釋義

📜 字詞釋義

  1. 涉:徒步渡水。

  2. 芙蓉:即荷花,古稱芙蓉、芙蕖、菡萏。

芙蓉

  1. 澤:沼澤。蘭澤:生有蘭草的沼澤地。

  2. 遺:贈送、給予。

  3. 還顧:回頭看。

  4. 漫浩浩:猶「漫漫浩浩」,形容路途的遙遠,無邊無際。漫漫:路長貌;浩浩:水勢盛大貌,此處形容路途廣寬無邊。

  5. 同心:指夫婦情感之融洽。

📺 影片導讀

🌈 課文賞析

詩旨

  1. 張玉穀:「此懷人之詩。」

  2. 朱自清:「這首詩意旨只是遊子思家。」

  3. 吳淇、張庚:「此亦臣不得於君之詩。」

本詩是敘述一位飄泊異鄉之遊子,想念在家鄉之妻子而欲歸不得之愁苦悲情,或以為是思君或懷友之作。

  詩分三部:前四句就採芳欲遺,點出所思在遠,中二句以顧望鄉路遙長而難致,反襯離居之憂傷。末二句以同心而離居之矛盾,徒歎憂傷以終老之衷情與無可奈何。

  前四句「涉江采芙蓉,蘭澤多芳草,采之欲遺誰,所思在遠道。」以一個離鄉背井之遊子,長久離家,一日看見水中及沼澤邊開滿美麗芬芳之蓮花與蘭花,想起家中愛花之妻子,因興起涉江去採,採下之後才想起所思念之妻在遠道,將如何致送。其「道遠」有第一首「相去萬餘里,各在天一涯。道路阻且長,會面安可知」之慧。「涉江」是楚辭篇名。四句之語辭亦由楚辭「采芳洲兮杜若,將以遺兮下女」「奉汀洲兮杜若,將以遺兮遠者」及「被石蘭兮帶杜衡,折芳馨兮遺所思」「折疏麻兮瑤華,將以遺兮離居」等句衍化而成。此詩人或有屈原流離轉徙之傷。

  後四句「還顧望舊鄉,長路漫浩浩,同心而離居,憂傷以終老。」承前四句以所採之花,無法致送所思念之人,因顧望舊鄉作無奈之自慰,然而回舊鄉之路卻長遠無際,寬廣無邊,令人失望。因興起夫妻本同心,當廝守一起,而今卻分開兩地,各在天一方之傷感,面對此無可奈何之離居,亦唯有作憂傷以終老之感傷。

  綜觀詩編,只有八句,與「庭中有奇樹」同為十九首最短之兩首。就結構而言,由相思而采芳草,由芳草而望舊鄉,由望舊鄉又回到相思,情節迴環曲折。就筆法而言,雖複沓卻能變化。首二句皆言采芳草,但上句說「采」字,下句便省去「采」字。兩語句式各別,且背景又各不相同。「遠道」與「舊鄉」「長路漫浩浩」同是一事。「遠道」是泛指,「舊鄉」是專指,「遠道」是「天一方」。「長路漫浩浩」是這「一方」到那「一方」之空間。相思之深切,皆藉此而顯出。既採蓮,又採蘭,是唯恐恩情不足。既說道遠,又說路長,更加上漫浩浩,有會面安可知之意,是相思又憂傷,處處反映詩人內心複雜之苦悶與矛盾。

張清鐘《古詩十九首彙說賞析與研究》

📚 延伸閱讀

《古詩十九首.庭中有奇樹》

庭中有奇樹,綠葉發華滋。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。

馨香盈懷袖,路遠莫致之。此物何足貢?但感別經時。

🎯 鞏固練習

🎯 鞏固練習

挑戰題 1 / 1
評估練習

複製至 Google Forms

第 1/8 題

下列關於近體詩與古體詩的比較,何者說明正確?

本頁對您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