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傷仲永

【宋】王安石

題引

本文選自《臨川先生文集》,創作於慶曆三年,其時王安石二十三歲,方中進士,對社會、朝政多有抱負。作者通過記述方仲永的事跡,描寫天才方仲永由於得不到培育,最後變為平庸的人,說明後天教育的重要,即使有天賦的人也應該努力學習。

📖 正文

金溪民方仲永,世隸耕。仲永生五年,未嘗識書具,忽啼求之。父異焉,借旁近與之,即書詩四句,並自為其名。其詩以養父母、收族為意,傳一鄉秀才觀之。自是指物作詩立就,其文理皆有可觀者。邑人奇之,稍稍賓客其父,或以錢幣乞之。父利其然也,日扳仲永環丏於邑人,不使學。

予聞之也久,明道中,從先人還家,於舅家見之,十二三矣。令作詩,不能稱前時之聞。又七年,還自揚州,復到舅家,問焉。曰:「泯然眾人矣。」

王子曰:仲永之通悟,受之天也。其受之天也,賢於材人遠矣,卒之為眾人,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。彼其受之天也,如此其賢也,不受之人,且為眾人。今夫不受之天,固眾人,又不受之人,得為眾人而已邪?

📝 語譯

  金溪人方仲永,世代以種田為業。仲永五歲時,不曾見過書寫工具,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。父親對此感到驚異,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,他立即寫了四句詩,並且自己為作品題上篇名。這首詩的內容是贍養父母、團結宗族,此詩給了全鄉的秀才觀賞。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,他能立刻完成,詩的文采和內容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。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,漸漸請他的父親去作客,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。他的父親認為這是有利可圖,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,不讓他學習。

 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。明道年間,跟隨先父回到家鄉,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,他已經十二三歲了。叫他寫詩,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。再過了七年,我從揚州回來,又到舅舅家,問起方仲永的情況,舅舅說﹕「他的才能完全消失,與普通人一樣了。」

  王先生說:「仲永的聰明穎悟,是上天賦與的。他的天賦才華,比一般有才能的人好得多。最後還是成為平常人,是因為後天受到的教育不夠的緣故。像他天賦才華是這樣的優異,不經後天的教育,尚且成為平常人。今天那些沒有天賦才華的人,本來就是平常人;後天又不接受教育,還能成為一般人嗎?(恐怕連成為平常人都不可得了。)」

📜 字詞釋義

📜 字詞釋義

  1. 隸:屬於,這裏指從事。
  2. 未嘗:未曾、不曾。
  3. 書具:認識書寫工具。
  4. 啼:放聲哭。
  5. 異:感到奇怪,作動詞用。
  6. 焉:同「之」,代「這事」。
  7. 旁近:附近,引申指附近的人家,即鄰居。
  8. 書:書寫,作動詞用。
  9. 名:命名,作動詞用。
  10. 養:奉養。
  11. 收:聚集、團結。
  12. 一鄉:全鄉。
  13. 自是:從此。
  14. 立:馬上、立即。
  15. 就:完成。
  16. 文:文辭、文采。
  17. 理:義理、條理、思想。
  18. 奇:驚異、驚奇,作動詞用。
  19. 賓客:以賓客之禮相待,作動詞用。
  20. 乞:求取。
  21. 扳:拉、帶。
  22. 環:四處。
  23. 丐:乞求。一作「謁」,拜謁的意思。
  24. 稱:相稱、符合。
  25. 聞:傳聞。
  26. 泯然:消失的樣子。泯
  27. 通悟:通達聰慧。
  28. 賢:勝過、超過,作動詞用。
  29. 材:通「才」,才能。
  30. 卒:終於、終究。
  31. 其:表示語氣的加強。
  32. 且:尚且、還。
  33. 固:本來、一向。
  34. 邪:通「耶」,表示疑問。

📺 影片導讀

🌈 課文賞析

  本文借事說理,借方仲永由神童變為普通人一事,說明後天教育的重要。作者指出即使天生異稟,如後天沒有接受教育,將變成普通人一樣;若無先天禀賦,而後天又欠缺教育,則連普通人也稱不上了。

  文章一開始就以褒揚之筆,著力刻劃方仲永「受之于天」的天賦異稟,描寫他的種種異行:其世代務農,家中眾人照理不識書具,但他五歲時卻「忽啼求之」,且能「即書詩四句,並自為其名」。自此以後,更是「指物作詩立就,其文理皆有可觀者」。奇異情狀紛呈迭出,這是從仲永方面下筆。而「父異焉」、「鄉秀才觀之」和「邑人奇之」,則是通過眾人側面反映,進一步渲染其奇異。這種反覆強調和渲染其「奇」,正是為寫其後來平庸「不奇」而作準備,可視為先揚後抑之筆。後來的仲永,則大別於前,到十二、三歲,尚能作詩,可惜已「不能稱前時之聞」。到了二十歲,則「泯然眾人矣」。方仲永童年與青年兩個時代智與庸的逆轉,形成強烈的對比。這令人怵目驚心,這也為後來的議論,提供了有力依據。這部分的敘述有詳有略,剪裁得當,重點突出。雖然全是客觀敘述,但作者個人的觀點已從中隱隱透出,為後面的議論作了充分的鋪墊。

  本篇旨在勸學,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,但自始至終沒有正面提出,只以「不學」為論題,從反面落筆。首先以一個天才淪為普通人的反面事例,指出不學習的害處。作者精心選擇了仲永五歲、十二三歲,以及成年後等三個年齡時的智力表現,簡要的展示出他從奇到凡的歷程,從中突顯了方父「不使學」正是仲永淪落的關鍵。

  作者接著用三分之一篇幅的議論部分,以其特有的盤折文風,反反覆覆地比較「受之天」(指天賦)與「受之人」(指後天學習或教育)兩者誰為重要時,也是從「不受之人」(指不學習或受教育)切入,著重闡述無論有無天賦,後天學習都是不可或缺的:天資聰穎者不學習,會泯沒他的天賦,淪為凡人;而資質平平的人不學習,就連做個凡人也不成。尤其是這後一個推論,「極危悚,又極精切」,所以能警動世人,達到勸學的目的。

  這原本是一個關於天才淪落為庸人的故事,而世上多凡人,因而一般讀者對於這類故事只感好奇有趣,不易產生一種與切身有關的警覺。但作者卻從這則奇聞異事中,剔發出普遍意義來,可見其思智筆力過人之處。

  此外,本文構思巧妙,雖命題為「傷仲永」,通篇卻並無一「傷」字。然而作者敘人事,發議論,時時處處都流露出內心真誠的傷悼與惋惜之情。使題、文能始終互為照應,可見作者的運筆及用心。

🦹 名人小傳

  王安石( 公元1021 – 1086),字介甫,號半山,撫州臨川(今江西省撫州市)人。宋仁宗慶曆二年中進士,先後在江蘇、安徽、河南等地為官,政績斐然。嘉祐年間作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,提出變法主張,然而未獲仁宗採納。神宗熙寧年間任宰相,提出變法主張,在經濟、軍事、教育等多方面推行改革。然而新政遭到司馬光、文彥博等人強烈反對,變法以失敗告終。

  王安石於文教方面,貢獻頗多,如為改革科舉而撰寫的《字說》,作《三經新義》,重新解釋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周官》。其文風雄健峭拔,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,有《王臨川集》、《周官新義》等著作傳世。

🔗 相關文章

現代「傷仲永」?

現代「傷仲永」? 16歲讀博內地神童今躺平啃老惹唏噓:被父母拖累

本頁對您有幫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