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語文基礎知識

練好基本功,打穩語文根基。

修辭手法

本體(被比喻的事物) + 喻體(用作比喻的事物) + 喻詞

用熟悉的比喻生疏的,具體的比喻抽象的,淺顯的比喻深奧的,使所寫的對象顯得具體。

遠遠的街燈明了,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

本體(被比喻的事物) + 「是」、「成了」、「變成了」 + 喻體(用作比喻的事物)
*沒有喻詞

用熟悉的比喻生疏的,具體的比喻抽象的,淺顯的比喻深奧的,使所寫的對象顯得具體。

那又濃又翠的景色,簡直就一幅青山綠水畫

喻體(用作比喻的事物)
*只有喻體,沒有本體喻詞

用熟悉的比喻生疏的,具體的比喻抽象的,淺顯的比喻深奧的,使所寫的對象顯得具體。

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,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

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和事,而借用與之密切相關的事物來代替。
分為以部分代整體,以特徵代本體,以具體代抽象,以專名代抽象。

增強語言的形象,並使語言含蓄、文筆簡潔精鍊。

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宮粉黛無顏色。

把「事物」當作「人」來寫,賦予它人的動作、行為、思想、感情、活動。

啟發想像,使文章更生動、有趣。

小草偷偷地從土壤鑽出來,嫩嫩的,綠綠的。

把「人」當作「物」來寫,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。

啟發想像,使文章更生動、有趣。

咱們老實,才有惡霸,咱們敢動刀,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

把兩個相關或相對的事物(意思)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。
*分為正襯反襯
反襯是一主一賓,以賓襯主;對比則不分主賓,相互陪襯。

使要描述的事物的特點更明顯。

反襯:蟬林愈,鳥山更

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,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面並列,相互對照。

能使事物的特點、形態更顯著,形象更鮮明、突出,亦能把道理說得更深刻。

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。

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,語氣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在一起,表達相似或相關的內容。

加強語言的氣勢,增強感染力,清楚條理,有節奏感。

燕子去有再的時候;楊柳枯有再的時候;桃花謝有再的時候

無疑而問,答案就在問句中。
運用疑問的語氣來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強烈的感情。

加強語氣,激發讀者感情,增強說服力,引起思考,求得共鳴。

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

故意先提出問題,引起別人的注意,然後自己回答。

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思考,突出某個內容,使文章有起伏變化。

飄飄何所似?天地一沙鷗

故意誇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、數量、特徵、作用等。

強調事物的特質,使它的形象更鮮明、生動。

白髮三千丈,緣愁似箇長。

把兩個結構相同或相似、意思相關、字數相等的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。
分為正對(意思相近)、反對(意思相反)及串對(上下句有承接、遞進、因果、假設、條件等關係)。

從形式上看,增強節奏感,使句子整齊、勻稱;對內容上看,凝練集中,概括力強。

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

即「說反話」,是故意令表面的意思和實際要表達的意思相反的修辭手法。

使語言風趣幽默,引人深思;產生強烈的諷刺效果。

我那時真是聰明得過份,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,非自己插嘴不可。

把上句末尾的詞語作為下句開頭的詞語,一句句首尾相連。

詞句遞接緊湊,表達生動暢達。

城內有道十里內有條十里內有座古廟。

為文章中某上句省略下句出現的字詞,下句省略上句出現的字詞,但上句與下句合併後即成為一個意思,相互補足。

互相滲透,互為補充,使內容更充實、豐富、飽滿。

將軍百戰死,壯士十年歸

把三個以上的事物按大小、多少、高低、輕重、遠近等不同程度逐層排列的修辭方式。
排比在形式上要求結構相同相似,層遞則不一定

使文章層次分明,意思層層深入,加深讀者的印象。

夫戰,勇氣也。鼓作氣,而衰,而竭。

所用的字是隔離的,或緊相接連而意義不相等的。

增加語言的節奏感、加強意思,以及增加事物的形象性。

以及人之以及人之

所用的字是緊相連接而意義也相等的。

增加語言的節奏感、加強意思,以及增加事物的形象性。

根據表達的需要,有意識地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。
複辭所用的字詞意義不相等,反復是相等的;疊字所用的字詞不停重疊出現,反復中間有較長的停頓。

突出思想,強調感情,分清層次,加強節奏感。

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。

兩個聲母相同的字組合成一個詞,稱為雙聲詞。

使文章層次分明,意思層層深入,加深讀者的印象。

吩咐(fan1 fu3)、崎嶇(kei1 keoi1)、密碼(mat6 maa5)、明媚(ming4 mei6)

兩個韻母相同的字組合一詞,稱為疊韻詞。

使文章層次分明,意思層層深入,加深讀者的印象。

逍遙(siu1 jiu4) 朦朧(mung4 lung4) 苗條(miu4 tiu5)

採用前人名言警句、成語、典故、諺語、詩詞於文中,用來說明問題,闡釋觀點的修辭方法。
*分為明引暗引

可使論據確鑿,增強說服力;富啟發性;語言簡煉,提高表現力。

大家不要擔心,儘管事情仍未準備周全,不過船到橋頭自然直,見一步走一吧!

利用語音或語義的條件,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,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。
*分為語音相關語義相關

可以含蓄地表達不便明說的話;使語言幽默詼諧。

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勝有

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,借聯想引起感覺的轉移,以感覺寫感覺。

化抽象為形象,讓讀者更好理解;由此及彼,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;充實詩文的意境,構成藝術美,令人回味無窮。

微風吹過,送來縷縷清香,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。

直呼心中想著的人或物的名字,把他/它當作眼前可直接傾訴的對象。

可以使文章或詩的情意更濃,更感人或更具震撼性。

女郎,單身的女郎,你為什麼留戀這黃昏的海邊?—女郎,回家吧,女郎

把實際上不聞不見的事物,說得如見如聞,使讀者或聽者感覺如身臨其境,親聞目睹。

可以增強描述的意象,將讀者引領到切身實感的境域,激起讀者共鳴的情緒、鮮明的印象,使讀者獲得極大的美感經驗。

讀到此處,在晶瑩的淚光中,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,黑布馬褂的背影。

指用相同語句迴環往復地說明,可以正讀,也可以倒讀。

可使語句整齊勻稱,使語意精辟警策。

宇宙即人生,人生即宇宙。

記敘手法

指照人物成長過程或事件發生、發展、結局的先後順序進行敍述。

事件敍述清楚,使文章結構脈絡分明。這種記敘文,大都在詞句方面不加刻意的渲染,章法方面也不十分曲折。

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開頭敍述,然後文章事件的發生和發展順序寫出來。

倒敍的部分往往是人和事的癥結所在,先把事情的結局告訴讀者,形式上比較富有變化,不至於平鋪直敘。

因特殊要求,中斷原來的敘述,插入與中心事件或與主旨相關的內容,結束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。其中有追敘補敘逆敘
插敍的內容必須與原本敍述的事件密切相關,並應注意不能喧賓奪主。

插敘部分或「烘托」,或「襯映」本文,使文章內容更充實,交代更清楚,同時使文章更有波瀾。

把一些在時間上不連貫,但在意義上有聯繫的事件組織起來,加以敘述。散敘的事件,雖然內容相異,但都圍繞同一個主題。

從多個側面敘述,把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事件寫得更全面、清晰,令文章層次更豐富。

通常在敘述的末尾,對情況或事件作某些解釋、說明和交待。

豐富文章內容,使表達得更清楚、完整,從而對人物刻劃、主題表現等產生積極作用。

說明手法

以人們較常見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來比喻說明對象。

能把陌生、抽象或複雜的事物變為具體生動、顯淺易懂,使人易於理解。

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,就像虹

把兩種或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較。
比較可分為:相近事物的比較;相同事物不同時期/階段比較;相反比較。

突出事物之間相同與相異的地方,從而區別事物,說明道理。

澳門是彈丸之地,面積香港小三十多倍,鄰近的珠海小五十多倍。

詳細的介紹、解釋和說明事物,讓讀者對事物有具體了解。
詮釋可分為深度和廣度。前者深入詳細解釋,後者則對事物作以整全的角度介紹事物。
*詮釋說明與定義說明的不同,在於詮釋具體通俗,着重事物的表象;而定義準確簡明,針對事物的本質。

具體地說明事物的特點,讓讀者易於理解。

激光是一種顏色單純的光。

在眾多事物中舉出富典型性代表性的例子來說明事物的本質、特徵。

把抽象、複雜的事物(特別是概念)具體清晰地說明。

夏天的水果種類很多,例如荔枝、龍眼、西瓜、芒果等。

用簡明準確、客觀科學的語言,概括說明對象的本質或特徵,界定事物的性質和範圍。

語言簡明、準確,常用於解說原理和概念。

所謂「六書」,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。

引用資料記錄、文獻記載、成語典故故事、名言、研究成果等作為依據,幫助說明。

使說明的內容更具權威性,增加文章的說服力;或使內容簡潔易明;又或增添趣味。

古人云:「以地事秦,猶抱薪救火,薪不盡,火不滅。」

根據說明事物的性質、形狀、成因、關係、功用等來分類。

能把複雜的事物條理分明地解說清楚,使文章層次分明。

動物的出生,可分為胎生和卵生兩大類

以數值來說明事物的特徵和本質。各類圖表,如插圖、表格、照片等,也是由數據說明引伸而來。
*不是所有數字都是數據說明,例如年份。

能準確和客觀地顯示事物的特點,增強說服力。

天壇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座佛,高23米,連基座共高34米,重250噸。

論證手法

提供一個或以上的真實、典型、具體事例,來支持「類推」的結果。

令表達更加清晰。

以前的女人非常早婚。莎士比亞的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一劇中,茱麗葉甚至不到十四歲。在中世紀,猶太女孩的正常結婚年齡是十三歲。而在羅馬帝國時代,許多羅馬女子在十三歲或更年輕時,就已經結了婚。

從許多個別事例歸納它們的共同點,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。

能展現事理間的邏輯關係。

動物有生、老、病、死的變化;植物有生、老、病、死的變化;微生物有生、老、病、死的變化;所以一切生物有生、老、病、死的變化。

引用古語、俗語、偉人的言論等,作為論據來證明論點。

增加說服力,使論點具有權威性。

李白說: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。」可見每個人都有其用處,我們不能驕傲自大,也不應妄自菲薄。

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論證抽象的道理。

使抽象、深奧的道理更容易令人明白。

人之有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

從單一案例或例子,論證至另一個事例。
既然這兩個例子在很多方面相像,那麼在某個特定方面,兩者也會相似。

能使論述對象的特點更清晰鮮明。

美麗而堅固的房子必定有個「創造者」:聰明的設計師和工匠。世界就像是一棟美麗而堅固的房子。因此,世界必定有其「創造者」:聰明的設計師和工匠,亦即上帝。

把兩種互相對立的事物或道理對舉出來,通過比較、對照來證明論點。

能有效突出兩者之間的同異之處,使事物的本質顯露出來,使論證更有力,觀點更鮮明。

參加課外活動越多,學業成績越倒退;相反,只參加一項課外活動的同學,成績越是名列前茅。因此,同學應把學習放首位,避免參加過多課外活動。

根據已知的一般原理(大前提),推論出關於個別事物(小前提)的結論。

以邏輯推導,使結論具備有效性,使人信服。

凡生物都必須進食以維持生命,而人是生物。因此,人必須進食以維持生命。

抒情手法

直接使用帶有感情色彩的文字,如喜愛、讚許、貶斥、厭惡等。

感情強烈,節奏明快,可以使感情表達得充分細緻,增強感染力。

老師!我們都很您。

感情「緣事而發」,在敘事過程中,因事動情,在字裏行間流露自己的感情。

以情帶敘,用感情帶動敘事,做到事事傳情,形成既有事實又有感情的文章,具體地抒發情感。

朱自清的〈背影〉記敘了父親在火車站送別一事,表達對父親的思念。

借景抒情可分為觸景生情融情於景(或稱緣情寫景)。
前者借助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受,後者則把感情轉移到景物上去,使景物帶上作者的感情色彩。

能自然地流露作者感情,直接領受物象的美感;或把個人感情投射到景物上,使所寫的景物渲染主觀色彩,含蓄委婉地抒發感情。

觸景生情: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
融情於景: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

借物抒情可分為觸物起興融情於物
前者指作者看到眼前的物件,觸發心中的感情;後者則把作者主觀的思想感情,投射到眼前的物件上。

含蓄、哲理和暗示性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美感享受。

觸物起興: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幾枝?願君多采擷,此物最相思。
融情於物:菊,花之隱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貴者也;蓮,花之君子者也。

描寫手法

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徵,包括人物的身材、容貌、服飾、打扮以及表情、儀態、風度、習慣性特點等。

能塑造人物形象,突出人物性格,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。細膩的外貌描寫,能令人物栩栩如生,如在眼前。

筆夾在耳背,小拍紙簿放在褲後袋,穿短袖文化衫、寬胯束踝黑長褲,足登黑布平底快靴的,是大牌檔夥計。

描寫人物的行為和動作。透過描寫人物的小動作,表現人物的形象、性格特徵以及心理活動。

特寫人物的動作,反映其心理活動,令描寫更為生動真實,並能具體地把人物的性格特徵呈現出來。

他用兩手攀着上面,兩腳再向上縮,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,顯出努力的樣子

描寫人物的言語對話、口頭禪,以及說話時的語氣、語調與態度。

展示鮮明的人物性格和形象,生動而具體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,使讀者「如聞其聲,如見其人」。

他常常說:「凡事只要差不多,就好了。何必太精明呢?」

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願望和思想感情等心理活動,以揭示人物的內心感受。

能直接敘寫人物的七情六欲,讓讀者穿透人物外表,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,把單靠外部形象難以表現的內心世界揭示出來,令人物形象更具體生動。

我好像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叉組成一張巨大的網向我捲來,把我網住,使我不能動彈,不能掙扎。我又彷彿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,彷彿聽到了父母失望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。

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——眼睛來觀察周圍的景物。

能多方面描寫事物,令形象更具體生動。

海灘上,平坦的沙上到處銀光閃閃。

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——耳朵來感受周圍的景物。

能多方面描寫事物,令形象更具體生動。

那裏的風差不多日日有的,呼呼作響,好像虎吼

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——嘴巴舌頭來感受物品。

能多方面描寫事物,令形象更具體生動。

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,熟透了就甜津津的,叫人越吃越愛吃。

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——鼻子來感受周圍的景物。

能多方面描寫事物,令形象更具體生動。

我尋着香味,慢慢地走到桂花前,芳香便更加濃郁了,那種香味直往鼻子裏鑽,直達肺腑,讓人胸舒暢。

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——皮膚來感受周圍的景物。

能多方面描寫事物,令形象更具體生動。

摘一個楊梅放進嘴裏,舌頭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,是那樣細膩而柔軟

描寫活動狀態或變化中的景物。

凸顯景物的動態美,增加動感。

大河的上游,水流較急,不停地捲着浪花奔湧向前,好像不知疲倦的樣子。它不時翻起一個巨浪,把一隻小小的漁船舉起來,再一個巨浪,又把船擊下去。

描寫靜止狀態的景物

對事物精細刻畫,突出事物的特徵。

在大河的下游,水流緩慢,岸邊聳立垂直的山壁,十分壯觀。遠遠望去,簡直就像一座巨大無比的天然屏風。

依照時間的變化來描寫景物,例如:春夏秋冬、從早到晚、日出日落、花開花謝或潮漲潮退等。

呈現在不同時間景物的不同面貌,令描寫對象更豐富全面。

從一個固定的角度觀察景物,把眼前的景物按一定的順序(遠近、高低、左右、內外)描寫出來。

層次分明

隨著觀察者移動的位置,將觀察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寫出來。

這可使讀者跟隨著觀察者的足跡瀏覽景物,能讓讀者條理清楚地知道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和環境,如同親歷其境。

用最簡練的筆墨,不加烘托描繪出鮮明生動的形象。
魯迅說:「白描並沒有秘訣,只要有真意,去粉飾,少做作,勿賣弄,即可。」

運用精煉的語言,描摹景物的特徵,反映作者的感情,言簡意真。

嚴冬天氣,彤雲密佈,朔風漸起,卻早紛紛揚揚,捲下一天大雪來。

表示事物顏色的詞語。

能豐富文章的色彩;傳神地表達出環境和氣氛;令描寫的對象更清晰、更具體。

隨着夕陽的逐漸西沉,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,淡下去了。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為淺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