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論四端

孟子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

題引

本文節錄自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,「論四端」之標題,乃後人所加。所謂「四端」,是指「惻隱之心」、「羞惡之心」、「辭讓之心」和「是非之心」四種善心。楊伯峻《孟子導讀》認為「這一章是孟子性善的理論精髓」。

📖 正文

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。」

「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,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惻隱之心;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由是觀之,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」

「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凡有四端於我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達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」

📝 語譯

  孟子說:「每個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。先王有憐恤別人的心情,這就有憐恤別人的政治了。憑著憐恤別人的心情來實施憐恤別人的政治,治理天下可以像運轉小物件於手掌上一樣的容易。」

  「我所以說每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,其道理就在於:譬如現在有人突然地看到一個小孩子要跌到井裏去了,任何人都會有驚駭同情的心情。這種心情的產生,不是為着要和這小孩的爹娘攀結交情,不是為着要在鄉里朋友中間博取名譽,也不是厭惡那小孩的哭聲才如此的。從這裏看來,一個人,如果沒有同情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羞恥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推讓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是非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。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,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,推讓之心是禮的萌芽,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。」

  「人有這四種萌芽,正好比他有手足四肢一樣,(是自然而然的。)有這四種萌芽卻自己認為不行的人,這是自暴自棄的人;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,便是暴棄他君主的人。所有具有這四種萌芽的人,如果曉得把它們擴充起來,便會像剛剛燃燒的火,(終必不可撲滅;)剛剛流出的泉水,(終必匯為江河。)假若能夠擴充,便足以安定天下,(讓它消滅,)便連贍養爹娘都不行。」

——楊柏峻:《孟子譯注》。北京:中華書局,1988年。

📺 影片導讀

🌈 課文賞析

  文章主旨是討論四端的問題,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,是「仁」的開端,由此類推,羞惡之心是義的開端,辭讓之心是禮的開端,是非之心是智的開端;總之,成德的起點就在善念之動,而四端全是人的本性,如果能加以擴充,便足以保國安民,反之,就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了。全文可分成三段,第一段由開首至「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」,提出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」的見解,認為以此「不忍人之心」而行「不忍人之政」,天下就大治。第二段由「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」至「非惡其聲而然也」,舉「孺子將入於井」之例以證明上段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」的見解。第三段從「由是觀之」至文末,闡述「四端」所指「惻隱之心」、「羞惡之心」、「辭讓之心」、「是非之心」四種善心,並將之與「仁」、「義」、「禮」、「智」相配論述,指出有此四端而充之,可以保家衛國;若不擴充之,連侍奉父母也辦不成。

🦹 名人小傳

  孟子(公元前 372 – 公元前 289),名軻,山東鄒城人。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,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。孟子三歲喪父,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,孟母管束甚嚴,「孟母三遷」、「斷杼教子」等故事,成為千古美談。據《史記》記載,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。《孟子》一書,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,孟子乃成為儒家僅次於孔子之一代宗師,有「亞聖」之稱,與孔子合稱「孔孟」。孟子曾效法孔子,帶領門人遊說各國君主,但不為所用,因而退隱,與弟子一起著述。孟子長於論辯,其文章說理暢達,氣勢充沛。

  《孟子》是一部記述孟子思想、言論及事跡的儒家典籍,屬語錄體,以答問方式展開,以駁論為主要論證方法,由孟子及其弟子公孫丑、萬章等人編著,成書於戰國中後期。孟子學說之出發點為性善論,提出「仁政」、「王道」,主張德治。據《史記》記載,《孟子》一書共七篇,東漢趙岐在《孟子章句》中又將每一篇分為上下兩卷,全書共七篇十四卷。《孟子》篇名之取名方法與《論語》一樣,同樣取自篇首幾個字,並無實際意義。南宋時朱熹將《孟子》與《論語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合稱「四書」。直到清末,「四書」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。《孟子》的注本主要有東漢趙岐的《孟子章句》、南宋朱熹的《孟子集注》、清焦循的《孟子正義》等。

本頁對您有幫助嗎?